她看似是布鲁斯·威利斯的中国妻子,我被约翰逊的新作完全震撼
罗杰·艾伯特
《芝加哥太阳报》:《环形使者》穿越过去和未来,导演约翰逊和演员们为我们呈上一部曲折离奇的惊世之作。
作者:《芝加哥太阳报》罗杰·艾伯特 /Roger Ebert 译:红衣人
18年前,布鲁斯·威利斯曾在《十二只猴子》中大玩时空冒险;而今,每提及影史上的穿越达人,除了“终结者”施瓦辛格外,布鲁斯·威利斯则当属穿越名录上的头号高手了。至于囧瑟夫,他的穿越之旅则始于2010年的《盗梦空间》,搭档莱昂纳多穿梭于梦境迷宫,俘获了不少女穿越迷的芳心。于是,在这“穿越”概念已然俗滥无余的后穿越时代,欧洲硬汉联手美国小K,共同经历了《环形使者》这一场命运合体。在无限循环的时空杀戮中,过去与未来的交互穿梭,记忆与幻象彼此对抗,仿佛又一场高智商的脑力激荡。然而,事实证明,当“穿越”这个概念被街知巷闻以后,便早已不再是万能神器;正如被反复恶搞后的贞子,也早已吓不死人了。
斯黛西·赖恩·威尔逊《科幻周刊》:《环形使者》作为一部新派科幻片,巧妙的游走于动作和悬疑之间。
背景介绍:罗杰·艾伯特,美国影评人、剧本作家,普利策奖获得者。艾伯特的电影评论在美国和全球被超过200家报纸发表。他撰写了超过15本书,包括他的电影年鉴。1975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批评奖的电影影评人。艾伯特对电影评分向来以犀利独到著称,在其评分系统中四个星级为满分,能入其法眼的佳片实在寥寥。此次他给出了《环形使者》三星半的高评价,并且大拇指力荐其为:科幻好故事!又聪明又狡猾!
纵观《环形使者》全片,我们不难发现,导演莱恩·约翰逊对“穿越”概念作了一次别具匠心的升级。但呈现效果依然换汤不换药,无论再如何摆谱“穿越”概念,依然是借了《盗梦空间》的圈钱东风。在《环形使者》的世界观建构上,约翰逊以灵肉穿越为基础,同时自发地引入了“封环”、“失环”等科幻技术流概念,甚至最终将人物命运引入轮回造化的东方哲学中。但与此同时,其影像风格却全然不同于以往光鲜亮丽的科幻片,而是以极尽复古的传统色调,构筑出一个时限模糊的科幻世界。在我印象中,大部分以玩概念制胜的科幻片都会采用这个套路,如《第九区》《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等。但《环形使者》的弱点却同样明显,其遗憾不在于风格上不够科幻,而是失利于整体气息上不够统一。导演在影片中杂糅了黑帮、动作、西部、科幻、伦理等各种类型元素,表面看似多元化混搭,实则却紊乱了影片的内核,以致主次不分,重点模糊。而其中几场爱情戏更显得暧昧不明,尤其是杀手乔与农场单亲母亲莎拉的那场床戏。于是,在影片上映后,有部分科幻迷抱怨说,这着实是一部打着科幻幌子的伪科幻片,而导演,则一定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
彼特·特拉维斯《滚石》:影片虽然有点长但相当超值,铁汉布鲁斯·威利斯难得的大展温情,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达到演艺巅峰。
艾伯特的电视节目也在全球播放,并获得艾美奖提名,就是著名的“西斯克尔和艾伯特”。2005年6月,艾伯特在好莱坞星光大道得到一颗星,也是第一位获得该荣誉的影评人。2007年,艾伯特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美国最有影响的评论家。他拥有科罗拉多大学、美国电影学会和芝加哥艺术学院的荣誉学位。
对中国观众而言,许晴在影片中的戏份则明显少于预期,她的存在更像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影片中,她看似是布鲁斯·威利斯的中国妻子,却像是被主人公幻想出来的人物,是对未来幻想的一种虚构记忆。有人说,这是为影片的自杀式结尾做铺垫。或许,虚设一个若有似无的妻子,确实是割断一个男人未来的最好方式。然而,《环形使者》的表述方式终显得太过俗常,许晴的出没亦远远称不上惊鸿一瞥。由此,布鲁斯·威利斯“为了妻子而杀人”的行为动机,亦显得太过单薄。
相关文章
- 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我也不会看不懂故事
- 但却在最后顶替13个女学生去遭受日军的凌辱,张艺谋镜头里的女性元素总是充满了
- 我发现这是个捡垃圾机器人平时日常的纪录片澳门美高梅手机版,通俗点说是个捡垃圾的
- 她是幸存人类派往地球执行搜索任务的,遇到脾气火爆的美女不要轻易去牵她的手
- 墨家文化,又互相影响
- 他的信念是帮助少爷夺冠,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
- 但是这并不是电影本身的问题,非常非常非常大量的宇宙画面的展示大概是为了满足那个时候的观众
- 第二季中他们的恋情会一帆风顺吗,倾情演绎青春成长、励志奋斗的爱情盛筵
- 我们生命中或许真的有一些人,最大的痛苦是不能被分担的
- 一时间引发了娱乐圈以及网友们对于制片方拖欠演员薪酬的大讨论,代表作品